1993年的白宮風暴和2014年的邁丹有什麼區別

目錄:

1993年的白宮風暴和2014年的邁丹有什麼區別
1993年的白宮風暴和2014年的邁丹有什麼區別

視頻: 1993年的白宮風暴和2014年的邁丹有什麼區別

視頻: 1993年的白宮風暴和2014年的邁丹有什麼區別
視頻: 一大早!轰动全球一幕上演!美国所有航母一夜消失!这个中国女人比核弹还恐怖! 2023, 四月
Anonim

1993年10月上旬,人們湧上莫斯科街頭,坦克開進來,白宮大樓著火,狙擊手開火,人死了。 2013年11月中旬,人們湧入基輔街頭,2014年2月,工會大廈著火,狙擊手開槍,多人喪生。有很多共同點嗎?更可能不是。

莫斯科,1993 年。白宮的坦克。
莫斯科,1993 年。白宮的坦克。

正如他們所說 - 感受不同:在莫斯科,所謂的精英 - 政府的兩個分支通過暴力方法爭奪權力 - 在基輔,他們國家的公民走上街頭抗議腐敗政府違反與人民的協議誰選舉了它並歪曲了憲法。在莫斯科,俄羅斯人民沒有對任何政府部門提出任何要求。在基輔,烏克蘭公民立即提出了一系列條件,並要求他們選出的總統和副手履行這些條件。

莫斯科

到1993年秋天,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與以議長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為首的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之間的對抗達到了高潮。每一方都試圖壟斷權力。正如流行的智慧所說:“無論你在俄羅斯創建哪個政黨,你仍然會得到蘇聯共產黨。”各方都試圖建立自己的“KPSS”,完全篡奪他們手中的權力,從而統治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是統治它的資源。 9月底,葉利欽簽署了總統直接統治的第1400號法令,將有爭議的對抗機制變成了暴力對抗機制。是的,大量的人走上街頭支持鮑里斯·葉利欽,但在同樣的街道上,也有相當多的白宮支持者和捍衛者。用狙擊手射擊他的防守者的命令仍然很多人不能原諒葉利欽。

基輔

在基輔廣場衝突的第一個晚上,在記者穆斯塔法·納耶姆(Mustafa Nayem)的召喚下,根據各種估計,有 2 到 5000 名憤怒的烏克蘭公民出來了。 “人民黨”就是這樣形成的,認為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俄羅斯的壓力下拒絕與歐盟簽署歐洲一體化協議,從而背叛了他的人民。 “人民黨”要求恢復與歐盟的協議,亞努科維奇和政府辭職,並恢復 2004 年憲法,該憲法規定了議會共和製,而不是總統制。值得一提的是,亞努科維奇上台後,“為自己”修改了烏克蘭憲法。無論是那天晚上還是之後,甚至他在地區黨中的同夥都沒有站在亞努科維奇一邊。

莫斯科

莫斯科於 1993 年 10 月陷入混亂和無政府狀態,持續了幾天--一場莫斯科當地規模的內戰。總的來說,無論是權力結構還是他們國家的公民都不受任何交戰方的統治。 “阿爾法”部隊的員工拒絕服從葉利欽的命令衝進白宮,但正規軍事部隊前來救援,他們用大口徑槍支向大樓開火,隨後發生了火災。

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和俄羅斯副總統亞歷山大·魯茨科伊未能組織任何有效的部隊支持。大體上,據目擊者稱,儘管直升機和逃生計劃已經準備好迎接葉利欽,但一切都是偶然決定的。

但歷史並不知道虛擬語氣,鮑里斯·葉利欽成功發動政變,粉碎了他手下的所有政府部門,為“自己”創造了一部方便的憲法,不包括國家的議會-總統行政機構。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需要進行自由改革的大聲保證下發生的。俄羅斯已經走上了個人主義,實際上是專制的道路。當時死亡的157人的死亡人數尚未調查。

基輔

基輔在邁丹沒有內戰。人民與合法總統之間發生了對抗,其治理不再適合烏克蘭人民。對抗也是合法的,因為在幾乎所有民主國家(不排除烏克蘭)的憲法中,公民都有自由表達意願和舉行集會的權利。

局勢多次升級。尤其是在 2 月份,警方接到並執行了嚴厲驅散平民(主要是學生)的命令,此後數十萬憤怒的公民走上基輔和邁丹的街頭。烏克蘭人民堅決捍衛憲法賦予的權利和自由。第二次激烈的對抗發生在 2 月,一百多名平民和權力機構的僱員死亡。正在進行調查。

但是,儘管付出了巨大的人類犧牲,烏克蘭人民還是設法實現了當時提出的幾乎所有條件:選舉新總統、與歐盟簽署協議、恢復 2004 年憲法、辭職合作者拉達及其連任。從外部強加的內戰發展為國內內戰,無疑減緩了民主改革和轉型的進程,但烏克蘭人改造國家的決心並未減弱。

受主題流行